近日,广东省揭阳市发布第1号总河长令,凝聚广泛共识,全力推动清淤工作。

  据悉,为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有关清淤工作精神,揭阳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市政府印发《揭阳市开展“千村万池百里河道”清淤行动实施方案》。相关负责人带队到揭东区,围绕池塘河道清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,带头宣讲政策,现场办公解决问题,指导推动清淤工作深入开展。此外,召开“千村万池百里河道”清淤行动现场会,对清淤行动进行再部署、再动员。

  近日,市双总河长以揭阳市第1号总河长令发布《关于开展“千村万池百里河道”清淤行动的动员令》。

  一是突出清淤重点。坚持先生活、后生产的原则,做到“四必清”:即村民家门口风水塘、小微水体必清;黑臭水体必清;影响排涝的河溪沟渠必清;影响农田灌溉的河溪沟渠必清。突出“双重点”:重点抓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内风水塘、房前屋后小微水体;重点抓好水质较差的水体(黑臭水体、劣V类支流等)所在水系的清淤疏浚。

  二是突出系统施策。落实各地按“七个一”要求,系统抓好水塘河道清淤,即:制订一个工作方案、进行一次全面动员、制作一张清淤图、建好一份台账、发起一场大宣传、推出一批试点村、开展一周一次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大行动。树立循环利用观念,落实淤泥资源化利用,推广就地作为绿化植树基泥、新垦用地、垦造水田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土地整治、土砖陶瓷等料源,变废为宝。

  三是突出以点带面。各县(市、区)在全面推进清淤疏浚工作中树立1个镇(街、场)作为典型、每个镇(街、场)树立至少1个村(社区)作为典型率先开展清淤工作,总结先行经验,向全区域推广。揭阳市列入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首批典型县镇村的惠来县,埔田镇、里湖镇、棉湖镇、隆江镇以及60个村及其他积极性高的镇村,作为典型率先全面开展水塘、河溪、沟渠清淤工作。

  据了解,动员令发布以来,已清淤池塘720个、河溪289条,已完成清淤河道、沟渠长度415.54公里,清淤总量约149万立方米,全市“千村万池百里河道”清淤行动取得良好阶段性成效。